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正文

今日冬至|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.docx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    点击量:

冬至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2 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 12 21-23 日交节。早在殷商时期,冬至就已萌芽,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。西周时就有冬至祭祀天神的活动,不过当时周王朝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,岁首即为冬至,所以冬至并未单独成节。到了汉武帝时期,冬至定名且成为天文年的起算点,冬至过节的习俗也源于汉代,官府会举行祝贺仪式,例行放假。此后,唐宋、明清等各朝代也都延续着在冬至举行各类祭祀、庆贺等活动的传统。

一、节气三候

一候蚯蚓结: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强盛,土中的蚯蚓依旧蜷缩着身体

二候糜角解: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,古人觉得糜的角朝后生,为阴,冬至一阳生,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

三候水泉动:因为阳气初生,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且温热。

二、节气习俗

在我国,冬至的传统习俗有着明显的南北方差异,南方地区,人们会在这一天将祖先像、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,安放供桌,摆好香炉、供品等进行祭祖,通过这种方式缅怀先人,祈愿家族兴旺、福泽绵延。吃汤圆更是冬至的标志性习俗,用糯米粉搓成面团,包上各种馅料,揉成汤圆,再配上随锅煮的甜汤,寓一家人团团圆圆、和美美满,民间还流传着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,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。

北方地区的冬至习俗同样独具韵味。吃饺子堪称北方冬至的标配,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,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,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,施舍给百姓吃。后来,每逢冬至,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逐渐形成了习俗。此外,在部分北方地区,像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,羊肉温阳大补,在寒冷冬日喝羊肉汤可以驱除寒冷。还有些地方会在冬至时节酿米酒,米酒是用糯米或者其他谷物发酵而成的酒,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,可以驱寒保暖

三、冬至与诗词文化

冬至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重要节日,在古代有着极高的地位,甚至有 “冬至大如年” 的说法。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,他们用诗词描绘着冬至的别样景致,抒发着内心的万般情感,为这个节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。

《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》

元稹

二气俱生处,周家正立年。

岁星瞻北极,舜日照南天。

拜庆朝金殿,欢娱列绮筵。

万邦歌有道,谁敢动征边?

《小至》

杜甫
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
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管动飞灰。
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
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

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

白居易

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

《冬至日独游吉祥寺》

苏轼

井底微阳回未回,萧萧寒雨湿枯荄。

何人更似苏夫子,不是花时肯独来。

这些诗词,或庄重,或豁达,或思念,或超脱,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冬至在古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丰富情感,让我们跨越千年时光,依然能深切感受到冬至那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别样的韵味。

四、冬至养生小贴士

老话讲:三九补一冬,来年去无病,冬至后是夏病冬防、冬病冬治的好时机,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冬至养生小贴士,帮助大家顺应天时,精心调养,保持健康

1.食三肉

鸡肉:冬至过后,吃鸡进补是首选鸡肉可气血双补、益气补虚、健脾胃,一九一只老母鸡,九九补个好身体的说法。

鸭肉鸭肉味甘、咸,归脾、胃、肺、肾,能大补虚劳。寒冬吃鸭,可滋五脏之阴、清虚劳之热、滋阴养肺、润燥生津

羊肉羊肉驱寒温补,增强身体免疫力

2.饮三茶

下火茶:食疗进补的时候,要注意防内火两餐之间,可以用清热下火小植物搭配泡水,用黄花郎、菊花、金银花、桂花做成茶包,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,能清热、下火、杀菌、消炎,促排毒

暖胃茶中医认为,红苏子叶可解表散寒,缓解脾胃气滞,促消化。寒冬泡上一杯,有益胃部健康,还能促进肠壁的蠕动,帮助消化,是养护胃部不错的选择

驱寒茶生姜性温味辣,能驱寒;红枣味甘性温,补中益气;枸杞平补阳气;花椒性辛温,香气浓重,能够祛除寒气搭配煮茶,可温中散寒、止呕、回阳通脉、补血正气

3.护三处

护脾胃冬季进补,更要看脾胃是否受补,不可盲目进补。一旦脾胃虚弱,机能下降,会损害其机能,诱发胃肠不适。所以一定要护好脾胃,避免其受寒,饮食方面宜温、软、鲜、淡

护肺部:寒邪最易易经口鼻犯肺,使肺气不得发散,再加上冬季气候比较干燥,要格外注意养护肺部,饮食润一点,多补充水分同时建议经常练习深呼吸,吐故纳新,可将浊气排出此外,还要注意平时不要过度劳累,少生气、戒烟酒

护头颈外出时,戴上帽子、围巾护好头部晚洗脸时,用毛巾自上而下搓揉耳廓、耳朵前面、喉结两侧和脖子后面的颈椎,达到耳朵和脖子温热,这样既可使颈部的肌肉放松,还能促进颈部的血管扩张

4.做三勤

勤泡脚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,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,可疏通经气,调理气血,调节脏腑功能。睡前,以 40-45℃的热水泡脚,水要淹没脚踝,浸泡时间在 15-20 分钟

勤活动一旦缺少锻炼,身体容易出现健康问题,但冬至过后,进行运动要适量,切不可动到大汗淋漓,合进行轻缓的运动,像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散步等,以微微出汗为度就好

勤晒背冬季养生藏阳气,多晒晒太阳是不错的选择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,中医认为,督脉是人体的阳经,有调节阳经气血之效。可以在中午,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,背的时间,在 40-60 分钟左右为宜,出少量汗、微微困倦效果最佳

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养生小贴士,在冬至时节好好调养身体,保持健康


广州校区: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  | 江门校区: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 

招生热线:020-32882222 | 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| 粤ICP备12007829号  |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041号